炎德英才大联考(附中版)湖南师大附中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二)2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表所示是“一五”计划(1953—1957年)、“二五”计划(1958—1962年)时期我国各地区工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及比重投资额/亿元比重第一个五年合计第二个五年合计第一个五年合计第二个五年合计全国统计250.3728.3100%100%华北区36.8121.814.7%16.7%东北区86.1125.934. 4%17.3%华东区30.8150.512.3%20. 7%中南区28.5123.711.4%17.0%西南区12.975.85.2%10.4%西北区23.659.49. 4%8.1%不分地区的31.671.212.6%9.8%投资整理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档案馆编《1958一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商业卷》材料二1964年8月20日,毛泽东指出“一线要搬家,二线、三线要加强”,作出了开展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1965年3月,周恩来指出:“三线的建设,必须充分依靠一线现有的工业基础·…·线应当为三线建设出人、出钱、出技术、出材料、出设备。一、二、三线要相互促进。”以东北区、华东区为代表的一线地区对三线地区的全力支援,西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在全国的比重有了很大提升。1952年,西部工业只占全国的9.61%,其中重工业占9.56%,经过三线建设,到1978年,西部工业已占全国的13.24%,其中重工业占14.76%。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工业、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已经从1952年的约7:3,变为1978年的约6:4。西部地区形成了诸多以战备为目标的国防工业基地,如在重庆形成了常规兵器工业基地,在成都、贵阳、西安形成了航空航天和电子工业基地,在四川、陕西等地还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核工业科研生产体系。摘编自黄巍《新中国75年跨区域工业经济布局历史演进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五”计划至“二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基本建设在投资方面呈现出的现象,第9页/共16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