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百B)试题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二)历史(百B)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百师联盟2024高三二轮联考二
    2、百师联盟2024高三二轮二
(二)1.【答案】C【解析】材料显示多处遗址都出现粮食遗存,且在河北磁山遗址中发现大量贮存粮食的窖穴,说明农业文明的发展,故C项正确:仅凭表中四处遗址发现,不能说明“区域广泛”,排除A项:表中未涉及农业技术发展情况,无法得出相关结论,排除B项:早期国家的标志有贫富分化、阶级、文字,礼制等,材料未涉及早期国家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2.【答案】A【解析】“六亲”,实际上是指亲属关系,宗法关系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居于重要地位,虽然不同时期的“六亲”概念不完全相同,但“六亲”的主体都与宗法血缘密切相关,故A项符合题意: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提出的“六亲”说法不属于儒家的划分标准,排除B项:《汉书》的“六亲”概念体现的是汉朝儒学,不属于先秦时期,更不能代表先秦政治体制,排除C项:老子与《左传》展现的是先秦时期思想文化,不属于秦汉时期,材料中也没有体现秦汉文明进程,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可知,秦朝时用隶书取代小篆,是基于政治形势和实用的需要,故B项正确;“书同文”政策并不一定要求以隶书取代小篆,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审美价值的信息,排除C项:从材料看,隶书的兴起与文化专制,焚书坑儒有一定关联,但并非必然产物,排除D项。4.【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汉初由于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的实力相当强大,因此汉初诸侯王幕葬中随葬乐器相当丰富。西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诸侯王慕葬中礼制乐器骤减,礼制乐器由多到少反映了诸侯王政治地位的衰落,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儒家思想,不能得出儒家思想逐渐出现危机,排除B项:慕葬中礼制乐器骤减,和政府强力抑制奢靡之风无关,排除C项;材料陈述慕葬中礼制乐器由多到少,并非描述艺术发展状况,排除D项。5.【答案B【解析】材料体现了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从名士大族手中收归中央政府,使皇帝和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官吏的来源和任用。此举加强了皇权与中央的权威,故选B项;材料与争霸战争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C项与材料内容相悖,排除;D项既不符合史实,又与材料无关,排除。6.【答案】D【解析】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东地区历来是士族势力盘踞之地,隋唐时期的门阀之争,最主要的便是关陇士族与山东士族之间的斗争,而隋唐统治者出身关陇士族,其迁都洛阳即为打击地方士族,尤其是山东士族,以维护统治,故D项正确:“减少关陇贵族对政治的影响”“加强对江南地区的有效控制”都并非最主要的目的,排除A,B两项:材料未涉及中原地区民族交融的内容,排除C项。7.【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依据季节考虑谷物种植,这体现了农业生产注重因时制宜,故B项正确:这与气象学关系不大,排除A项;注意气候不等于农业生产力水低下,排除C项;这不属于“耕地资源”的开发,排除D项。8.【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统一以后下令“大索貌阅”,就是朝廷按照户籍上的年龄和本人体貌进行核对,打击了贵族地主隐匿人口的现象,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历史第5页(共5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