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衡教育·名校联盟2025届新高考秋季学期第一次适应性测试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第=卷本卷包括4道必答题,共52分。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隋代义仓的本义系民间应对天灾人祸而互助自救的一种形式,后来,地方政府发现这是民间应对自然灾害而自发救世扶难的有效途径,对其给予充分肯定。长孙在隋文帝的支持下,采取强有力措施,将民间自发兴起的义仓推广至全国。经过多年经营,隋代各地义仓无不充盈。这对于当时脆弱的自耕农经济和个体手工业生产应对自然灾害及社会动乱,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隋大业五年(609),全国有户8907536,人口达46019956。直到百余年后的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才达到这样的户口数据。——摘编自魏明孔《从义仓设置看隋代制度创新》材料二西方社会较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保障措施始见于公元6世纪末的罗马城邦社会,城邦的市政当局用捐款和公款购买谷物,无偿地分发给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阵亡将士的家属,用以减缓社会冲突.···到中世纪,封建贵族和教区主教也主办一些慈善事业,为丧失劳动能力者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以维持再生产的需要。这种保障的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贵族的好恶和年成的好坏,无法律保护,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一李传柱《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义仓顺利推行的原因和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西方社会救济的目的及特点。(8分)18.中国和非洲交往源远流长,以下是古代中非交往的情况。(10分)时间古代中非交往概况公元前6-前2世中非间已有间接的民间交往,商品流通和信息传递沿古丝绸之路经过若干中转站纪进行。波斯帝国和代之而起的亚历山大帝国曾为中国与埃及之间的民间贸易起过重要的桥梁作用。公元前2世纪一公汉武帝“益发使抵安息、仓蔡、黎轩(学者多认为“黎轩”一词语指埃及亚历山元6世纪大城)”。由于安息国不愿失去对丝绸贸易的垄断地位,故极力阻挠中国使节与黎轩的直接交往,从而使这时期的中非官方交往只能是间接交往。公元7-11世纪中国唐朝的建立和兴盛、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与北非地区的阿拉伯化,为中非交往再次走向高潮创造了条件。阿拉伯商人直接将中国的丝绸,茶叶等运到北非,将非洲的香料、药材和珍奇物品运抵中国。公元11-14世纪中非交在范围扩大到黑非洲、并以水路为主要交通路线。宋朝重视海外贸易,元朝实行大一统,中非交往再现高潮。公元15-16世纪这一时期黑非洲国家有空前的发展,中国方面自明成祖继位后派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访问了数十个亚非国家和地区,历时29年,第五、六、七次远航均到达东非。(1)从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古代中非交往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中非交流的影响。(4分)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