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月考)政治试题

全国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月考)政治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联考
    2、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
    3、全国名校联考2024第二次
    4、2023-2024全国名校大联考第二次联考
    5、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6、全国名校联考2024高三第二次联考
    7、2024全国名校联考第二次
    8、全国名校联考2024
    9、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
    10、全国名校大联考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联考
月考卷政治6.“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我国古人这一思想①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②体现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③体现了古人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④与一切从实现出发的要求相吻合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古代还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上述古人思想谈不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①排除。古人的观点体现对改造社会的认识,蕴含着辩证法思想,体现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正确。古人的观点不涉及自然观,不体现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排除。我国古人的上述观点强调治国要有利于人民,不强求治理模式的统一,这与今天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相吻合,④正确。7.“雪游龙”是我国首条也是唯一一条符合冬奥会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其设计和建设既依据山地地形,又运用高端智能技术;既有项目开启前的整体智能工程设计,也有工程进行过程中的反复试验。这说明①现代技术的运用必然受到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②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③人们在实践中无法回避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④意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题干不反映客观条件制约现代技术的运用,①排除。赛道的设计既有开启前的整体设计,又有工程进行过程中的反复试验,说明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②正确。在设计雪车雪橇赛道时,要依据山地地形,说明人们在实践中无法回避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③正确。题干不反映意识的产生,④不符合题意。8.平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平的论述体现了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②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③实现整体最优目标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人菜密】④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重视本质的、长远的联系容凝【狱联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制定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①正确。并不是事物之间都相互联系,②排除。实现全面绿色转型要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体现了实现整体最优目标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③正确。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本质的、长远的联系,④排除。9.推广“千万工程”经验(整治农村环境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简称),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务实渐进推进工作,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确保乡村建设始终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这样做的辩证法依据是①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人I案答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有不同的矛盾④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需要坚持适度原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政治三第3页(共8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