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高三省级联测考试(五)(冲刺卷II)语文试题

2023-2024高三省级联测考试(五)(冲刺卷II)语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高三联考z213105语文
    2、2024年高三联考
    3、2023-2024高三联考22-07-06c
    4、2023-2024高三联考
    5、2024年高三冲刺联考
    6、2023-202421-11-158c高三年级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7、2024高三联考考试试卷及答案
    8、高三冲刺联考2024
    9、高三联合考试语文答案2024
    10、2023-2024高三年级联合考试语文21-11-158c
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有人会倾向于把超道德价值叫做宗教价值。但是依我看来,这种价值并不限于宗教,除非此处宗教的含义与前面所说的不同。例如,爱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价值,但是在斯宾诺莎哲学里就不是宗教价值,因为斯宾诺莎所说的上帝实际上是宇宙。严格地讲,基督教的爱上帝,实际上不是超道德的。这是因为,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从而人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比,后者是道德价值。所以,说基督教的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是很成问题的。它是准超道德价值,而斯宾诺莎哲学里的爱上帝才是真超道德价值。对以上的问题,我要回答说,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不是宗教的,因为他们都是哲学的。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我是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种损益的不同暂且不论,《老子》这个说法我也不完全同意。现在引用它,只是要表明,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为学的目的就是我所说的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我所说的提高心灵的境界,哲学属于为道的范畴。哲学的功用,尤其是形而上学的功用,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这个看法,当代西方哲学的维也纳学派也作了发挥,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为了不同的目的。从他们的辩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哲学,尤其是形而上学,若是试图给予实际的信息,就会变成废话。宗教倒是给予实际的信息,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所以在西方,宗教与科学向来有冲突。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放弃了宗教的人,若没有代替宗教的东西,也就丧失了更高的价值。他们只好把自己限于尘世事务,而与精神事务绝缘。不过幸好除了宗教还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一条比宗教提供的途径更为直接的途径,因为在哲学里,为了熟悉更高的价值,无需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迂回的道路。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国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宗教的洪福。(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哲学和宗教都和人生有关系,宗教中包含着一些哲学思想,儒家、道家、佛学都是哲学的学派而不是宗教。B.大多数民族的生活中宗教都非常重要,中国文化精神不以宗教为基础,也不意味着中国人对超道德价值不追求。G12模拟语文试题第2页(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