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名小渔]2024届高三年级考点评估测试卷(二)2生物答案

[琢名小渔]2024届高三年级考点评估测试卷(二)2生物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生物
    2、2023-2024学年度高三第二次校际联合考试生物
    3、2024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生物
    4、2024高三教学测试生物
    5、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试题高三生物
    6、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三生物
    7、2023-2024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生物
    8、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9、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等级考试高三生物
    10、2024至2024学年度高三生物期末试卷
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D【解析】真核细胞中的RNA和蛋白质在核仁处组装成核糖体,原核细胞没有核仁,因此细胞中的RNA和蛋白质不都在核仁处组装核糖体;与正常细胞相比较,癌细胞因能无限增殖,代谢旺盛,需要不断合成蛋白质,故核糖体的数量多,核仁较大;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不一定是分泌蛋白,有可能是膜蛋白、溶酶体中的酶;一条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可同时合成多条肽链,但不是多种肽链。综上,D项符合题意。2.【答案】C【解析】图中,H+逆浓度梯度从细胞内到细胞外,跨膜方式是主动运输,而通过ATP合成酶进入细胞则是顺浓度梯度,同时利用产生的势能合成ATP,跨膜方式是协助扩散;同时体现了ATP合成酶既具有运输功能,也具有催化功能;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线粒体;抑制光驱动蛋白的活性,则+跨膜运出的量会减少,导致膜内外H+浓度差降低,H+跨膜进入时产生的势能会减少,进而导致合成的ATP减少。综上,C项符合题意。●3.【答案】A【解析】由于5N没有放射性,因此不能利用N的放射性追踪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移动位置;含有Y染色体的异常精细胞,是由于减数分裂I时同源染色体XY未正常分离导致的;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经过1次有丝分裂后,产生的精原细胞中的8个核DNA均有一条15N标记的链和一条14N标记的链;减数分裂时,DNA再复制一次,其中有8个DNA双链均为14N,还有8个DNA一条链含14N、一条链含N,也就是说含N标记的DNA占1/2;由于减数分裂I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故正常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中期时含有X染色体的条数是0条或1条,到后期时由于着丝粒分裂,因此可能含有0条或2条;由于未指明时期,因此,正常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0条或1条或2条X染色体。综上,A项符合题意。4.【答案】D【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所以DNA分子的碱基数大于所有基因的碱基数之和;酶1是解旋酶,使DNA的两条链解开,使氢键断裂,并不驱动RNA的形成;酶2是DNA聚合酶,而利福作用于RNA聚合酶进而抑制DNA转录;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细菌的抗药性在服用红霉素之前已经存在,红霉素只起选择作用。综上,D项符合题意。5.【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信息,巴氏小体是由于“体细胞中的某条X染色体随机螺旋化失活”而形成,因此,巴氏小体可用甲紫进行染色,随后进行观察。根据题干信息,若X染色体有两条或多条时,只有一条可以正常表达。推测性染色体组成为XXX或XXXX的雌猫中有2个或3个巴氏小体,即当雌性体细胞中X染色体有多条时,巴氏小体数量会比X染色体数少1;正常情况下的雄猫群体中有2种表现型,即XAY(黄色)、XaY(黑身),雌猫则有3种表现型,即AXA(黄色)、AXa(黑黄相间)、XaXa(黑身);若雄猫表现为黑黄相间,说明同时含有A、a基因,即雄猫的基因型为XAXY;综上,A项符合题意。6.【答案】B【解析】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导致出现新的性状,随后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导致该种兰花种群产生的性状朝着不同方向发展分化;不同种兰花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相互之间产生生殖隔离;根据课本P108,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也即适应性特征来自遗传,是对当前环境的适应;传粉者、不同兰花是协同进化的结果,两者相互适应,进而出现了相应的性状;对兰花生物参考答案第1页(共5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