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阶段性练习(三)3语文答案

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阶段性练习(三)3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山西省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
    2、山西省2024七年级阶段一试卷
    3、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四阶段检测卷
    4、山西省2024一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卷
    5、山西省2024至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卷
    6、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卷
    7、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卷
    8、山西省2024到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检测卷
    9、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卷
    10、山西省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第一阶段检测卷
11.【答案】坐其下/如张帷幕/谡谡风鸣/如闻丝竹声。【解析】原句标点为:坐其下,如张帷幕。谡谡风鸣,如闻丝竹声。12.【答案】B【解析】“两句中的‘负’字含义相同”错误,第一个“负”是“依靠”的意思;第二个“负”是“失败”的意思。13.【答案】C【解析】“表达了远离官场、徜徉山水的意愿”错误,写卢鸿一隐居于此是为了写卢岩的人文景观。结合注释内容“一直受康熙重用。作者此次到嵩山,是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奉圣旨去举行祭祀山岳典礼的”分析可知,此处表述与文章主旨不符。14.【答案】(1)二十四座山环绕在太室中峰四周,左右上下,不能描绘它们的情形。(关键词:“环列”,“二十四峰环列于中峰”状语后置句,“名状”)(2)规模宏大,洞门大开,和其他的石室不同,有人说这就是谟觞室。(关键词:“豁达”“或”,“或即谟觞室也”判断句)15.【答案】渲染嵩山堂皇、非比寻常的神圣氛围,显示出作者的身份地位和对嵩山的崇敬心情。【参考译文】嵩山中岳庙(神祠),建在黄盖峰下面,离登封县向东八里路远。中岳庙有三道门,内有古柏近二百棵。三道门之内,四岳神祠分别排列在左右两侧。东面有降神殿,在墙壁上绘有“生甫及申”的画像,已经大半剥蚀脱落。西面是御香亭,这是历代以来封禅记述功德的地方。参拜岳神殿的祭祀仪式完成后,沿着西边的台阶向下走,古柏紧密排列,高大的石头聚集耸立。骑马到了山脚下,抬头望见一座山峰直插云霄,石头的颜色像画一样深青透红,山中的雾气蒸腾,上面的雾气向下,下面的山峰向上耸立,这就是万岁峰。它的山脚是进入嵩山的必经之地。竹轿走十里路就到了太室中峰。古人曾经说过:“嵩山像一条横卧睡眠而清瘦的龙。”远望浑然一体、秀丽挺拔,好像不知道山峰有高峻参差的态势。等到登上太室中峰的山顶,群峰争相向上凸显,好像聚合的图画放在云霄之上,烟吞云吐,遮蔽日月,树木蓊蓊郁郁,鸟兽自由游走,相互鸣叫,阴晴变化。二十四座山环绕在太室中峰四周,左右上下,不能描绘它们的情形。像谢绛说的玉女窗、捣衣石,只是大略概括一二罢了。向东五里多是卢岩,卢岩内有卢鸿一的住宅,现在成了寺庙。两座山突然张开,瀑布像两条白练从天空垂下,微风吹它就左右摇动,水奔腾在山涧沟壑中,各座山都发出鸣响,是嵩山的好地方。昔日卢鸿一隐居在这里,写《十志》表达自豪之情,抱着微小的志趣,抒发自己隐居的乐趣罢了。然而来这里游览的人没有不敞开胸怀、怡悦心情的,因而思慕这个人。东面有一座白鹤观,背靠三座山峰,大小熊山挡在它的前面,是嵩山幽深的住处。三座山峰上有很多石室,远远眺望看到有一座石室,规模宏大,洞门大开,和其他的石室不同,有人说这就是漠觞室。向南七里直接到达崇福宫投龙洞,(我感到)筋疲力尽,便想回去了。我因为脚有毛病,没有登上嵩山的最高处,(如果登上顶峰)这样可以远望洛河,向前看伊阙,却一个个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桑钦在《水经》中写道:“昆仑这座大山,距离嵩山五万里,是大地的中心,嵩山峰巅,直上可以连接。”我想乘风飞翔,探寻昆仑山这座大山了。又走了三里到达嵩阳观,有两棵古柏,大得约有十人围,听说在汉代就已经是巨大的树木,大概是殷周时代的东西。古柏奇特,像新吐绿的幼松,香气浓厚,翠绿的颜色好像要滴落到人的衣服上。坐在树的下面,树如张开的帷幕。风发出“谡谡”的声音,犹如听到音乐的声音。旁边有石柱,上面刻着唐宋人的姓名,有的像杂乱的彩帖。16.【答案】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解析】原句标点为: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语文第50页(共64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