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卷(三)3文科综合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3文科综合试题)
题日益严重。(任答三点可得6分)成因: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大一统政治促进了人口增长:政府鼓励毁林是荒的政策:人们普遍缺乏环保意识。(任答三点可得6分)(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为此后的实践探索提供了经验基础: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发展经济事业,改善人民生活: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莫定了基础: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任答四点可得8分)(3)坚持党的全面统一领导: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传承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使命: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立足点: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每点2分,任答三点可得5分)【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通过设置古代中国环境变迁与近现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闸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析】第(1)问“特征”从材料一中主要环境数据变化示意图所示的数据分析,从阶段性、数据相关性、反映趋势及本质角度作答:“成因”需结合所学,从经济发展、政治环境、具体政策、环境意识等角度概括第(2)问需结合材料,从早期探索的价值、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民族复兴,现代化建设以及人类文明发展角度等分析作答。第(3)问需领会命题意图,从四个自信、国家本质、国家治理能力等角度闸述,言之有理即可(需注意政治正确)。44.【参考答案】示例一论题:苦力贸易之路论述:工业革命后,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成为国际新兴工业资本主义竞争的天地。19世纪初,为了弥补奴隶制废除之后美洲各国劳动力的缺口,中国的劳工被源源不断地运往拉丁美洲,成为矿山、种植园的主要劳动力,生产面向欧洲和北美的产品。19世纪中期以后,大量华工被运往古巴、秘鲁、英属圭亚那以及美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自由贸易”的旗号下,大肆掠卖所谓“契约华工”,把“丝绸之路”变成了“苦力贸易之路”。总结:“苦力贸易之路”与和平友好的“丝绸贸易”之路形成鲜明对照,扭曲了人类文明的正常交往,在中拉文化交流史上写下了阴暗的一页。示例二论题:丝银之路论述: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据学者统计,16一18世纪,中国凭借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优势,在对外贸易中处于长期顺差,每年约有15吨白银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用马尼拉大帆船直接运到马尼拉,用于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因此,西班牙、葡萄牙等从拉美掠夺的白银有三分之一以上流人中国。区城性的太平洋贸易之路演变为跨太平洋的丝银对流之路。总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使白银逐渐成为官方货币。白银货币化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家财政制度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太平洋丝绸之路的多元历史解释,通过设置16一19世纪跨太平洋贸易和环太平洋贸易被赋予多种称呼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闸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应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规范作答,即“怎么问怎么答”,不要用日常训练的答题模板生搬硬套。题目要求“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述”,如果自拟称呼,需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和学术视野,难度较大。建议学生从材料中罗列的“丝瓷之路”“丝银之路”“香料之路“苦力贸易之路”任选一个,然后结合具体史实回答即可。答题时注意按三段论规范作答,即论题一论述一总结,论题源自材料,论述时史实围绕主题选取,总结时要升华主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10页(共1】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