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2024届高三年级教学质量第一次检测考试(12月)文科综合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文科综合试题)
2022一2023学年高三一轮复习验收考试历史参考答案24.【答案】B【解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而不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反映了王室衰微,宗法制度逐步崩溃,这缘自宗族内部向心力的弱化,故B项正确。分封制度在封建社会仍然存在,故A项不符合题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发生在秦朝建立之后,故排除C项。中央集权理论提出于先秦时期,但与宗法制度的崩溃不构成因果关系,故排除D项。25.【答案】D【解析】从材料看,西汉时期的上计制度避免了秦朝上计制度的盲目性,进一步加强了封建专制统治,故D项正确。汉朝的上计制度比秦朝时期有所加强,说明政府经济管理能力加强,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汉朝地方管理制度的发展,但依然不够完善,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信息不能体现社会经济的发展状态,故C项错误。26.【答案】D【解析】A项和B项是楷书,C项是行书,D项是隶书。故选D项。27.【答案】C【解析】明代手工业得到一定发展,“植物、动物、文字、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无不人画”反映出经济发展促进了民众审美的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明代市镇经济与制瓷业的发展没有直接关联,故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虽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顶点,但与材料无关,故排除B项。以上产品是否用于国际贸易,不得而知,故排除D项。28.【答案】A【解析】材料中反映的现象,暴露了晚清在近代来临之际的社会危机,故A项正确。林则徐、魏源主张向西方学习,源于“经世致用”,并不是因为鸦片贸易,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清朝社会转型的特征,故排除C项。当时清朝对外贸易是人超,故D项的表述不正确。29.【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中国政党数量多,但实质上反映政党政治秩序混乱的现实,大多数团体只是打着政党旗号参与国家政治,却连具体政纲都未提出,这明显是一种政治投机行为,故选B项。材料只反映了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氛围,并没有反映政党政治的定型,这与材料不相符合,也与史实不一致,故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各政党之间的分歧,也不能反映他们民主共和的理念,故排除C、D两项。30.【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形势,调整根据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其生产关系并没有发生变化,故选A项,排除C项。材料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农村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没有反映私营企业的发展,故排除D项。31.【答案】C【解析】新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故高等教育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故C项正确。从材料看,1953一195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比较迅速,但并不平衡,故A项不正确。高等教育仅仅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部分,故B项不符合题意。“双百”方针正式提出于1956年,排除D项。32.【答案】A【解析】克里斯提尼将四百人会议改革为五百人会议,涉及选举体制:“使雅典国家逐渐脱离氏族的掌控”,表明克里斯提尼改革动摇了血缘关系,故选A项。“国民公会”不是雅典的政治机构,故排除B项。“四百人会议”是梭伦改革的内容,公薪制是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故排除C项。公民大会在梭伦改革至伯里克利改革中,都是城邦的重要机构,故D项不正确。历史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