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卷(二)2文科综合(新课标)试题

高三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卷(二)2文科综合(新课标)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号姓名3)160100101o0n121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南宁市地处邕江河谷盆地,三面环山,酸雨(H小于5.6的降水)较为严重。下图示意南宁市年内月均值与月均降水量变化状况。4.90r250.04.70200.04.50430150.0410100,03.903.7060.03.50·一月均山值。-月均降水量指出南宁市月均H值与月均降水量的相关性,并分析原因。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从20世纪初开始,就有一批仁人志士追求汉字简化,甚至期望实现拼音化,在他们看来,是繁杂的汉字阻碍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一次“汉字简化”方案自1956年由国务院颁布正式推行。《汉字简化总表》对汉字的简化方式大致有简化原字、简化偏旁、废除今字保留古字、合并同音字等四种。据统计,原有的繁体字平均每字16画,经过简化之后,平均每字降到10.3画,减少了35%的笔画。在7000个常用字中,有简化字2235个。简化字约占现代汉语用字的三分之一。《汉字简化总表》的积极作用在于大大地简化了笔画,减少了用字,便于识字,提高了书写速度。实施简化,有利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汉字简化总表》的制定者的主导思想仅仅是把汉字看作是记录符号,追求把每个字的笔画限制在10画以内,所以简化笔画往往顾此失彼。—摘编自杨新生《汉字简化的回溯与思考》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汉字简化”方案出台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汉字简化”方案。(9分)【2022高考冲刺压轴卷(一)·文综第11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