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SD]四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宜昌市协作体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A2.C3.A4.B5.B6.A7.A8.B9.D10.C11.C12.A13.C14.B15.A16.(I)原因:社会生产力发展促使士阶层的崛起;社会动荡创造了文化发展的空间;新旧贵族矛盾不断深化刺激;新兴地主阶级政治需求;民族交融推动了文化的多样性。(6分,任答三点即可)(2)特点: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4分,任答两点即可)影响:汉唐时期是开放时代,为一些国家培养了许多方面的人才,推动这些国家的进步;中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其农耕文化的传播极大促进了其他地区农业的发展;汉唐时期的书法、诗歌、制度等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很大的影响。(5分,任答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5分)17.(1)变化:察举制自下而上,以官选官,而科举制允许自由投考,采取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察举制选官标准多样,科举制则以一科取士;相比察举制,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更加客观、公正。(6分)(2)共同作用: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官员的选拔范围;加强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打开了寒门子弟的上升通道,为国家选拔和输送了相对优秀的官员;有利于打破出身论的阶级固化,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通;推动了文官政治的发展。(8分)18.(1)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繁荣,需要更轻便的通用货币;民族政权并立,社会动荡不安;政府开支庞大,财政困难;防止铜钱外流。(4分,任答两点即可)(2)不同点:宋朝作为辅币发行,元朝作为主币发行;宋朝由民间发行到官方发行,元朝由政府统一发行和管理;元朝在全国范围内使用流通,宋朝主要局部地区使用;相比宋朝,元朝制定严密的钞法,强制性使用纸币。(4分,任答两点即可)积极影响:纸币轻巧便携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为白银货币化的发展奠定基础。(4分,任答两点即可)消极影响:战争等原因导致财政入不敷出,政府遂发钞弥补财政赤字,失信于民;纸币的发行与国家实际的金银储备不匹配,易发生通货膨胀。(2分,任答一点即可)19.示例:论题:“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在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中相辅相成。(2分)论述:边疆治理是任何一个政权都要面临的问题。中国古代王朝主要采用了既互相矛盾又相辅相成的两种模式,即“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在古代历史长河中,这两种治理模式的实施因不同时期而变化。秦汉时期,以边疆内地一体化为主,兼及“因俗而治”。中央王朝在边疆行政管理体制上更多的是实行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郡县制,其官吏的选任与地方赋税的征纳基本上归中央统一掌管。从魏晋以来,以“因俗而治”为内涵的羁縻政策成为各王朝治理边疆的最主要政策。元朝在内地和边疆实施了行省管理形式,但是两者在内容上有很大区别。元朝的行省下设土官或元帅府或军民万户府等管理的行政制度,实质就是宏观在中央直接管理下的微观羁縻统治,是中央直接管理与地方“因俗而治”的有机结合。(8分)从历史发展看,“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这两种政策在不同时期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不同,但是基本上没有舍它而独存,而是互为参用。(2分)(“示例”仅作为阅卷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高一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