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焦作市普通高中2022一2023学年(下)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答案1~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西周分封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材料表明,周人将最为可靠的同姓人物分封到邻近或重要地区,意在应对可能出现的内部和外部政治危机,巩固周王室统治,D项正确。材料中不仅涉及边疆地区的分封,还有毗邻宗周区域的分封,排除A项;分封与王位能否顺利继承无关,排除B项;这一时期西周已取代商朝统治,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并重新规划国家版图,但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时期尚未出现,排除C项。2.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中“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等可知,汉初政府放宽了对工商业的管控,以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C项正确。材料中“工不如商”是针对普通人致富的民间说法,并不能体现商人的社会地位高低,排除A项;“汉初鼓励发展工商业”的表述过于绝对化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中只是关于汉初商业的记载,并无司马迁个人的经济主张,排除D项。3.答案B命题透析本题以唐代前期科举出身官员的身份来源统计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由表中数据可知,唐代前期,寒族通过进士、明经、制科为官的数量总体上升,表明寒门庶族势力不断增强,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士族通过科举为官的优势在减弱,表明这一时期门阀观念淡化,排除A项;表中数据是对科举结果的分析,并没有科举考试程序的内容,排除C项;表中信息虽体现了士族仍占据优势,但“官员选拔标准”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D项。4.答案A命题透析本题以魏晋墓葬壁画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根据材料中“描绘了当时民众半农半牧的经济生活”及壁画内容可知,魏晋时期,民族交融助推了当地原有的生产结构出现改变,农业和牧业共同发展,即民族交融促进了当时经济发展,A项正确。材料中的两幅壁画只是魏晋墓葬壁画的一部分,B项中“主要反映普通民众生活”的结论过于武断,排除;该壁画反映的是甘肃地区魏晋时期当地民众的生活情景,与丝绸之路繁荣无直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中缺乏具体时间信息,无法推断出是出现在孝文帝改革后,排除D项。5.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宋代财婚现象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材料表明,在宋代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婚姻标准遭到冲击,出现了大量财婚现象,C一1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