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3月考试卷七及答案。

历史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3月考试卷七及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讲三步一体高效训练记卷行天下·历史周测卷四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西方的文官制度(40分钟100分)兼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形式考查,如察举制、科举制、古代中必备知识点微信扫码国的官员管理、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等▣▣题视点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中国关键能力点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影响,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出现的原因和特点,等等观看微课视频课外题解析下载复课件典型情境题1、3、4,8、11第I卷(选择题共60分)题序23456789101112答案BDBABAADA、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前361年,刚即位的秦孝公发布法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由此可知,秦孝公意在A.恢复西周分封制B.加强中央集权C.增强国家的实力D.推行法家思想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孝公即位后,对能让秦国强大的人士进行“尊官”“分土”,这说明他积极招揽有才能的人帮助秦国实现富强,故C项正确。秦孝公对有才能的人进行“尊官”的目的并非恢复分封制,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材料主旨是秦国招揽人才以实现富国强兵,未提及法家思想,排除D项。答案:C2.132年,东汉顺帝改革孝廉有选无试的局面,以测试经考核被荐者的真才实学和实际工作能力,并且还要经御史府所在端门复试后才能量才录用。这表明当时A.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被打破B.政府选官注重考察行政能力C.考试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D.德才兼备不是选官主要标准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孝廉是汉代选官的主要方式,由地方官向中央推荐德才出众的士人,东汉顺帝增加考试环节以遴选有真才实学之人,表明当时选官注重考察官员的实际才能,故B项正确。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实行导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被打破,排除A项;科举制确立后,考试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排除C项,;孝廉的推举标准依然是德行与才能,只是改革增加了考试环节以考察被荐者的行政能力,排除D项。答案:B3.唐朝前期,地方监察体制主要由御史和使臣两大系统组成,御史“奉制巡按”“特有制命”“掌分察巡按郡县”,代表朝廷旨意处理重大刑狱或贪赃案件。监察御史韦思谦曾说:“御史出使,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可见,唐朝监察制度的施行A.完善了地方行政体系B.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C.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D.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派出监察御史代表朝廷处理重大刑狱或贪赃案件,“御史出使,不能动摇山岳,震慑州县,为不任职”说明唐朝监察制度的施行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D项正确。监察御史并非地方行政宫员,排除A项;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排除C项。答案:D4.唐朝科举考试,进士科考试三日,内容分别为帖经、诗赋、策论,往往根据诗赋优劣定取舍。宋初承袭唐朝,从宋太宗到宋仁宗,进士科考试慢慢形成了诗赋与策论并重的局面。宋朝的这一转变【24新教材ZCYK·历史-R-选择性必修1-G DONG】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