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智教众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外传,一经发现追究法律责任】北京智教众创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河北省2023届高三学生全过程纵向评价(三)历史参考答案1.D解析:据材料信息,“扬州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彩陶盆…与陕西的半坡彩陶几乎一样”、“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出土的尖底瓶与仰韶文化风格一样”以及“良渚文化的玉璧和玉琮,成为后来中原礼制的重要器物”。可知这一时期中华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交流互鉴,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氏族间的联系”相关内容,故排除A选项;“原始绘画风格的定型”与史实不符,故排除B项;材料不能得出“国家初始形态”的信息,故排除C项。2.D解析:据材料“故知者作法”、“礼、法以时而定;制、令各顺其宜”等信息,可知商鞅的主张适应了社会变动需要,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礼法关系,故排除A项;“为政以德”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B项;“整合”的表述错误,故排除C项。3.B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晋时期书坛领域出现了“大量声名烜赫的书法世家”及“世家文化上升成当时的主体文化”,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士族对社会资源的垄断,故B项正确。材料的现象不能说“南北方”的融汇,故排除A项;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不能说明书法世家的信息,故排除C项;科举制产生在隋唐时期,故排除D项。4.C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西汉时期,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在今天中国的广西、云南、广东以及今天的越南地区,即汉朝的西南、南部边疆,意味着这些地方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到了唐代,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是今天的辽宁、新疆、甘肃、宁夏以及广西地区,除了广西不变,其他则变为今天的东北、西北地区,反映出南方的经济较之汉代有了明显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显示了部分南北方人口最低密度情况,不能确定南经济趋向衡,故排除A项;从材料看不出社会阶层流动的信息,故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相关内容,故排除D项。5.D解析:据材料,顾炎武借助“对特殊用词的溯源释义”强调君主专制并非自古有之,有助于人们理性认识高度集权政治制度,故D项正确。“实质”的表述错误,故排除A项。材料侧重的是对君主的看法,而非“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故排除B项;提出了个性自由的思想主张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C项。6.B解析:材料中提及“亟宜购机器仿织,期渐收回利源”,结合1876年这一时间信息,可知李鸿章试图创办民用企业以增加收入,故B项正确。从材料看不出鼓励民间兴办企业的信息,故排除A项;据材料中“英国洋布入中土”,应该是商品输入而非资本输入,故排除C项:材料中是与洋人争利,而非改善与英国的外交关系,故排除D项。7.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设法注射在多数市民脑子里头”、“从国民全体下工夫”,再结合五四运动之后思想解放的时代特征,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当时的救国需要具有高度的自觉性,故A项正确。材料的信息不能确定当时的救亡道路是否借助西方民主观念,故排除B项;梁启超表达的是国民的思想解放,不是高举反帝爱国的旗帜,故排除C项;思想解放不等于发动工人阶级参与,故排除D项。8.D解析:根据题干的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共产党在1928年后,将农民运动的口号中的反抗地主阶级,限制在了“贪官污吏劣绅土豪”“军阀政府的苛税勒捐”,以及“实际上打倒大地主”,减少打击面,这对于团结中农、富农有一定作用,这一政策反映出当时我党争取团结多数农民的愿望,增强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力量,故D项正确。古田会议的召开与此无关连,故排除A项;苏维埃政权是工农民主专政政权,“扩大了”的表述错误,故排除B项;1928年的时候,国民革命已经结束,故排除C项。9.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中共中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满足“贫雇农的诉求”以及“组织大量群历史第1页(共3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