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

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一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CDBA 6-10 CACBD 11-15 ABCBD二、非选择题16.(14分)从政区层级角度作答,秦朝实行郡、县两级;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隋朝实行州、县两级。(3分)从政区边界角度作答,唐朝根据山川形势在全国划分为十道,元朝行省的划分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3分)从政区幅员角度作答,秦朝郡统辖范围广,隋朝郡数量不断增加、统辖面积不断缩小:唐朝的道和元朝的行省幅员广阔。(3分)综上所述,行政区的变动中政治因素占主导,同时受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山川形便便于地方管理,犬牙交错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5分)17.(15分)(1)》态度一:废除科举。理由:科举无法选拔有用人才,不利于救亡图存。(2分)态度二:保留科举。理由:科举能够选拔入才,学堂培养的学生不利于清政府统治。(2分)态度三:科举与学堂相结合。理由:科举和学堂都有弊端,两者相结合更有利于选拔人才。(2分)(2)从背景角度作答: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的冲击;清末新政的推动;近代报刊业的发展。(3分)从特点角度作答:表达形式丰富多样;观点多元,各种舆论意见不断交锋;体现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反映了时代要求。(3分)从影响角度作答:发挥了报刊的舆论引导作用;促进了科举废除的进程;有利于选官制度和教育的近代化。(3分)18.(12分)(1)主题一:抗日英雄(1分)简介: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斗争和开展大生产运动,体现了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推动了敌后根据地的建设。(2分)主题二:支前模范(1分)简介:解放战争期间,率领支前队伍参加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为保卫解放区和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2分)主题三:劳动榜样(1分)简介: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带领职工搞科学实验,积极投身农业劳动,两次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2分)(2)照片属于图像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照片直观形象,是朱富胜作为劳动榜样的真实写照;与社员一起劳动的场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3分)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