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高三月考卷·地理[24·G3YK(新高考)·地理-ZTB-必考-HUB]七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题型特点聚落区位类选择题多从依托区域的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历程,围绕其“在哪里”(地理位置)、“长啥样”(结构、教材、形态等)、“有啥用”(主要功能与体现的传统文化)、“怎么变”(聚落的发展及今后发展趋势)等核心问题展开。解题策略聚落区位类选择题的解答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趋利避害”,解读试题时可采用“回归教材一排除干扰一转关键词”的思路进行。(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教材中关于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区位因素、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及成因、城市规划和布局等基础知识是解答该类选择题的理论基础,需要牢固记住并理解。(2)排除千扰项。思考时,要明确设问是聚落形成区位还是发展区位,是分析功能区的特点还是形成原因,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功能区布局。只有明确考查目标,才能排除干扰项。(3)抓关键词。先在图文信息中找出体现问题的关键词,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关键词进行合理解读,并与选项所涉及的地理事象进行对比,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选项。21.【答案】A【解析】土族传统村落所在区域(青海河湟地区),气候寒冷,高墙合院可防风避寒;尖顶木屋是云南西双版纳的典型民居,有利于尖顶雨水滑落,木屋有利于通风散热;白墙黑瓦是我国江南水乡的民居特点,与山水田园风光相映成趣;宽门大窗利于采光和通风,不符合该地的环境。22.【答案】A【解析】从图中可知,河流北岸(阳岸)村落数量多,且较高海拔处也有分布,而南岸(阴岸)村落数量少,且仅分布在低海拔处。说明气候(热量)条件是对影响河湟地区河谷两岸土族传统村落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两坡的土地面积相差不大,土壤肥力材料没有提及,南坡植被覆盖率更高,生态环境好。23.【答案】C【解析】丙处位于河流北岸(阳岸)低海拔地区,气候相对温暖、临近水源、地形坦、土壤较为肥沃,适合居住和耕作,因此聚落规模大;甲、乙海拔高,坡度大,土地规模较小,离水源地远;丁位于河流南岸,阴坡,光照条件较差,湿气重,居住条件差,规模小。地理答案第28页(共80页)
本文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