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1号5·2024届高三阶段性考试(二)语文答案

国考1号5·2024届高三阶段性考试(二)语文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国考1号2024语文5
    2、2023-2024国考1号5语文答案解析
    3、2024国考1号2语文
    4、国考1号4语文2024答案
    5、2024国考1号4语文
    6、2024国考1号3语文
    7、国考1号2024语文6答案
    8、2023-2024国考1号3语文答案
    9、国考1号语文答案2024
    10、国考1号语文2024答案
12.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说有敢回乡的一律处斩”概述有误。原文“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人者辄斩之!’”可见“人”后省略了宾语“关(玉门关)”,而不是“家乡”。13.(1)汉使恼怒,便破口大骂,用椎砸(破)金马,然后离去。大宛的贵族生气地说:“汉使居然如此轻视我们!”(2)攻下的可以得到粮食,攻不下的几天也就离去。等(李广利)到达郁成国时,他的军队只剩下不过数千人了,都很饥饿疲惫。【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第(1)小题的关键点有“妄言”,意为“谩骂,诅咒”;“椎”,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用椎子敲打”;“轻”,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为“轻视,看不起”。第(2)小题的关键点有“去”,意为“离开”;“比”,意为“等到,及”;“罢”,通“疲”,意为“疲惫”。【评分细则:关键点每点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上奏说:“大宛有良马,藏在贰师城内,不肯给我们。”于是汉武帝派壮士车令等人带着千斤黄金和用金铸的马前往大宛请求换取良马。大宛国王与其群臣商议,于是不肯把良马交给汉使。汉使恼怒,便破口大骂,用椎砸(破)金马,然后离去。大宛的贵族生气地说:“汉使居然如此轻视我们!”便驱逐汉使离去,并命令大宛国东面的郁成王去拦截攻杀汉使,抢取汉使的财物。汉武帝因而大怒。曾出使过大宛国的姚定汉等人说:“大宛兵力薄弱,如果派三千人的汉兵,以强弩射击,就能把他们全部俘虏。”汉武帝曾派浞野候赵破奴率七百名骑兵俘虏了楼兰王,所以认为姚定汉等人说得有道理,而且汉武帝正想封宠姬李氏的兄弟为侯,便任命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征发属国的六千名骑兵与郡国品行恶劣的青年几万人,前去讨伐大宛国。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西征,过了盐泽之后,沿途的小国都各守城堡,不肯供给汉军粮食,攻也攻不下。攻下的可以得到粮食,攻不下的几天也就离去。等(李广利)到达郁成国时,他的军队只剩下不过数千人了,都很饥饿疲惫。(于是他)带兵返回。回到敦煌郡,士兵剩下的不过十分之一二。汉武帝听说后大怒,派使臣到玉门关拦截,同时传下命令:“军队有敢退入玉门关者一律斩首!”贰师将军李广利非常恐慌,只能留在敦煌。汉武帝于是下令赦免了正在服刑的囚徒,征发品行恶劣的青年与边塞的骑兵,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便派出六万人去敦煌增援贰师将军李广利,一些自带装备跟随出征的还不包括在内。另外,还征调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和骆驼数以万计。粮食、兵器、弓弩都十分充足。这时贰师将军李广利奉命再次率军出征攻打大宛,由于兵多,途经西域小国没有不迎接的,他们向汉军提供粮食。从此地又向西进发,一路顺利到达大宛国的都城,到达的士兵共计三万人。大宛出兵迎击汉军,汉军以箭射击,使其大败,大宛国士兵退入城中防守。贰师将军于是先到大宛城,掘开水源,改变流向,大宛城内的军民早已深受忧苦。大宛城的贵族们便商议说:“以前国王毋寡藏匿宝马,杀害汉使。今天我们杀了国王献出宝马,汉兵就会解围离去;如果依然不能解围退兵,再力战而死,也不晚。”大宛城的贵族们都同意这样做,于是一起杀了大宛玉。派人拿着大宛王毋寡的头颅去见贰师将军,与贰师将军相约说:“汉军如果不攻打我们,我们献出最好的马任你们挑选,并向汉军提供粮食。”贰师将军于是答应了大宛的求和条件。大宛献出所有的马,供汉军挑选,又向汉军提供大批的粮食。汉军选出数十匹良马,中等及以下的雌、雄马三千余匹。又立过去对汉使友好的大宛贵族昧蔡为大宛国王,和他订立盟约,然后撤兵而归。14.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没有使用用典手法。15.①内容上,重在描写民生疾苦,同时指斥朝政,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②手法上,白描与简叙结合,语言朴实自然,毫不雕饰,场景真实,有“诗史”之风。③效果上,诗歌意境雄浑,感情沉重而悲痛,音调有起伏变化,有“沉郁顿挫”之感。【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风格特色的能力。本题已明确诗人的诗歌风格特色为“追求杜甫诗歌风神”,故联系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及“沉郁顿挫”等风格进行分析即可。【评分细则:每点2分;只概括不解析的每点最多得1分;不概括但解析正确且比较详细的可得满分】16.(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3)示例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示例二: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示例三: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4001
本文标签: 国考1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