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金卷先享题2023-2024摸底卷语文2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
1、衡水金卷先享题2023-2024摸底卷语文
2、2023-2024衡水金卷先享题模拟调研试题语文二
3、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2023-2024高三一轮
4、衡水金卷先享题2023-2024语文
5、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2024
6、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2024摸底卷
7、2024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
8、衡水金卷先享题摸底卷2023-2024答案
9、2023-2024衡水金卷先享题答案语文
10、衡水金卷先享题2023-2024语文二
他。裴绚听说李崇还在,心中非常失落,惊恐悔恨,回报李崇说:“近来因为大水泛滥,我被大家所推举。现在大局已定,形势不可挽回了,希望你早点返回,不要违背将士们的意愿。”李崇派遣堂弟李神等人率领水军讨伐裴绚,裴绚战败,被村民抓住,说:“我还有什么脸面见李公呢!”于是投水而死。李崇上表朝廷请求因水灾解去其州刺史的职务,魏宣武帝没有答应。李崇深沉宽厚,有计谋,魏宣武帝向来了解他的忠厚笃实,对他委任信赖不怀疑。梁武帝天监十四年秋季九月,赵祖悦袭击北魏西硖石,并以此为据,点进逼寿阳。李崇分别派遣各位将领进行抵御。癸亥日,魏孝明帝派代理镇南将军崔亮攻击西硖石。梁武帝天监十五年春季正月,崔亮攻击硖石没有拿下,和李崇约定水陆并进,李崇几次耽误了约定的期限而没有到达。胡太后因为各位将领不能统一行动,就任命吏部尚书李为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带领步兵、骑兵二千人赶赴寿阳,另设行台,指挥调度各路军队,如果有不服从的,就以军法处置。李到达硖石,督率李崇、崔亮等人确定日期水陆并进,没有人敢违背,作战多次获胜。李分派军队水陆并进攻击硖石,攻克了硖石外城。胡太后派人送信给崔亮,命令他乘胜进军。李分派诸将,从水路、陆路同时进军。崔亮违背李的调遣,以生病为由请求退军,上表刚送出就上路了。李奏请处崔亮以死刑,胡太后下令说:“崔亮擅自决定去留,违背了我军的战略计划,虽然取得了些小的胜利,怎能免除大的罪过?但是我统管朝政,有些厌恶杀人,可以按特例让他将功补过。”魏军于是班师还朝。梁武帝天监十五年三月,北魏对西硖石之战论功行赏,辛未日,任命李崇为骠骑将军,加仪同三司;李为尚书右仆射;崔亮晋封为镇北将军。14.B(“楚王台榭空山丘”不是把台榭比作山丘,而是说楚王的台榭已经消失,化为山丘;这句诗也不是在赞颂楚王台榭的长久生命力,而是在表达功名富贵难以长久存在之意)15.李白:摒弃功名富贵,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2分)杜甫:①遭逢战乱,又年事已高,不得不辗转漂泊。(2分)②满怀忧国之情,但人微言轻,对国家安危无能为力。(2分)(意思答对即可)16.(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3)示例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示例二: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语序错误等均不得分)17.B(起死回生:使死人复活,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也比喻把处于毁灭境地的事物挽救过来。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根据语境,第一空选用“起死回生”。不屈不挠:形容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退缩。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进。根据语境,第二空选用“不屈不挠”。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不足为虑:不值得忧虑担心。根据语境,第三空选用“微不足道”。安然无恙:人安没有疾病,泛指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安然如故:像原来那样安安稳稳。根据语境,第四空选用“安然无恙”)18.C(“对草自身来说”放在后面,与后文衔接更紧密,排除B、D两项。再比较A、C两项,C项的“对俗世自我膨胀的人来说,是一种精神指引”与前后文衔接更好,排除A项)19.D(A项,句式杂糅,将“任其被凌辱和宰杀”改为“任其凌辱和宰杀”或“被凌辱和宰杀”。B项,语序不当,将“动物可以挣扎,至少还可以逃窜”改为“动物可以逃窜,至少还可以挣扎”。C项,搭配不当,将“对待”改为“面对”;语序不当,将“动物可以挣扎,至少还可以逃窜”改为“动物可以逃窜,至少还可以挣扎”)20.①导致肥胖的因素(或原因)很多②肥胖和记忆是相互影响的③会记得已经吃过了(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21.比喻句由本体“胃里的食物”、喻体“一团空气”和比喻词“像”构成。(2分)使用比喻的修辞,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1分)写出了肥胖者“觉得根本没吃过什么食物”的感受,也表明了肥胖可能引起记忆衰退。(2分)(意思答即可)22.【写作提示】(一)材料解读该作文题由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这是一道立足于材料谈启示的作文题。材料一主要阐述古人的用药理念,古人提出“是药三分毒”的观点,在用药时注重剂量,药量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讲究适度的原则。材料二引用《大戴礼记》中的名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是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要求别人太严了,就没有伙伴,这句话告诫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行为处事要适度,不能走极端。材料三是罗素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阐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适中是美德,他认为过度和不足都是错误的想法,而人的最高品德是寻求“中”的位置。这三则材料从不同方面强调“适度”的重要性。材料并未设置具体的写作情境,只要求考生根据材料的启示意义进行思考,这就解除了考生的思维局限,考生大可以展开联想,多角度写作。【②高三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