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专家信息卷 高三年级月考卷(1)化学试题

2024届北京专家信息卷 高三年级月考卷(1)化学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北京专家信息卷理科综合(4)高三年级月考卷
    2、2023-2024北京专家信息卷理综(2)高三年级月考卷答案
    3、2023-2024北京专家信息卷高三年级月考卷数学
    4、2023-2024北京专家信息卷4理综答案
    5、北京专家信息卷数学(1)高三年级月考卷2024
    6、北京专家信息卷理综(1)高三年级月考卷2024
    7、2023-2024北京专家信息卷理综(1)高三年级月考卷答案
    8、2023-2024北京专家信息卷理综(2)高三年级月考卷
    9、2023-2024北京专家信息卷理科综合2高三年级月考卷
    10、2023-2024北京专家信息卷理科综合(2)高三年级月考卷
的体积分数减小,即小于0.5,D正确。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题号11121314答案A AD BD BC1l.A【解析】A项,铝-铁-NaOH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铝片能与NaOH溶液反应,钱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铝作负极,铁作正极,故A正确;B项,酸性条件下淀粉水解,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溶液中,图中实验不能说明产物为葡萄糖,故B错误;C项,该操作应在蒸发皿中进行,不能在坩埚中进行,故C错误;D项,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O2,①和②中均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不能说明催化剂的作用,故D错误。12.AD【解析】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Mg箔作负极,Mo箔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Fe[Fe(CN)6]+2Na十2e一一Na2Fe[Fe(CN)6],故A正确;充电时,电解池的阴极(原电池的负极)接电源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原电池的正极)接电源的正极,即Mo箔接电源的正极,故B错误;充电时,阳离子移向阴极,N应从左室移向右室,右室Na+浓度增大,故C错误;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2Mg一4e+2C[Mg2C2]2+,外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时,消耗0.1 mol Mg,质量减少2.4g,故D正确。13.BD【解析】根据水煤气变换[CO(g)+H2O(g)CO2(g)+H2(g)]并结合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程的相对能量可知,CO(g)十H2O(g)的能量高于CO2(g)十H2(g)的能量,则水煤气变换的△H小于0,故A正确;活化能即反应物状态达到活化状态所需能量,根据变换历程的相对能量可知,最大差值是最大能垒(活化能),则最大能垒(活化能)E=1.86一(一0.16)eV=2.02eV,故B错误;经过过渡态2步骤的反应为COOH“+H"十H2O-COOH+2H十OH”,因反应前后COOH和1个H”未发生改变,也可以表示成H2O—H十OH·,故C正确;过程的总反应速率由反应历程所需最大能垒(活化能)步骤决定,因此,该过程的总反应速率由过渡态2步骤决定,故D错误。14.BC【解析】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越强,其电导率越大,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离子浓度:c(盐酸)>c(醋酸),所以电导率:盐酸>醋酸,根据图知,Ⅱ代表滴定盐酸的曲线,故A错误;,点溶质为醋酸钠、c点溶质为氯化钠、b,点溶质为相同浓度的NOH和醋酸钠,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弱的离子促进水电离,a,点促进水电离、b点抑制水电离、c点不影响水电离,则水的电离程度为a>c>b,故B正确;a,点溶液中,溶液体积为化学参考答案一220.00mL,则c(Na+)=0.05mol·L1,故C正确;b,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H3COO)十c(OH)=c(H+)+c(Na+)、存在物料守恒c(Na+)=2[c(CH.COO)+c(CH COOH)],所以存在c(OH)=c(H)+c(CH COO)+2c(CH COOH),故有c(OH)>c(CH COO)+c(CH COOH),故D错误。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5~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8、1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此题包括3小题,共39分。15.(13分)(1)①2HS04(1)-2S02(g)+2H20(g)+O2(g)△H=+551kJ·mol1(2分)②i.压强(1分)iⅱ.>(1分)(2)①不能确定(2分)②反应Ⅱ是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增大压强使反应正向移动,HSO4的物质的量增大,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H2SO,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2分)(3)①0.4(1分)②I是SO,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中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2分)③反应B比A快,d中由反应B产生的H+使反应A加快(2分)【解析】(1)①应用盖斯定律,反应a×2+反应b得,2H2SO(1)一2SO2(g)十2H2O(g)+O2(g)△H=+551kJ·mol厂1。②i.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压强增大,衡逆向移动,SO的转化率减小,所以x表示的物理量应为压强ⅱ.根据上问可知曲线表示的是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相同压强时,温度升高,衡正向移动,SO的转化率增大,故A>B。(2)①对于反应Ⅱ,由于△H=一254kJ·mol1<0,T=273十25=298K,而反应Ⅱ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S<0,根据△G=△H-T△S,则不能确定△G是大于0或是小于0,因此不能确定反应Ⅱ在25℃时能否自发进行②在横坐标上任取一,点,作纵坐标的行线,可见温度相同时,p2时H2SO,的物质的量分数大于p1时;反应Ⅱ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SO:物质的量增加,体系总物质的量减小,H2SO,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则2>p1。(3)①b是a的对比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b比a多加了0.2mol·L1H2SO4,a与b中KI浓度应相等,则n=0.4。②对比a与b,加入H可以加快SO2歧化反应的速率;对比b与c,H不能催化SO2的歧化反应;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I厂是SO2歧化反应的催化剂,H中单独存在时不具有催化作用,但H可以加快歧化反应速率③对比d和a,d中加入KI的浓度小于a,d中多加了l2,反应A消耗H和I,反应B中消耗2,d中“溶液由棕褐色很快褪色,变成黄色,出现浑浊较a快”,反应速率d>a,由此可见,反应B比反应A速率快,反应B产生H+使c(H+)增大,从而使反应A加快16.(13分)(1)增大固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2分)(2)3Cd++CHOH+HO—3Cd++CO2↑+6H+(2分)(3)将溶液中的Fe2+氧化为Fé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