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3年9月测试[新高考]历史答案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历史
2、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1月文综
3、中学生学术能力测试2024
4、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 9月
5、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2月
6、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7月政治
7、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各科试题
8、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1月理科综合
9、2024中学生学术能力测试时间
10、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测试2024年3月答案

教学全国@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札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时,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中国近代国画大师(徐悲鸿)金银纪念币一套四枚,其中5盎司银质纪念币选用的主题图案,就是徐悲鸿于1940年创作的名作《愚公移山》图(如右图)。在抗战胜利70周年和徐悲鸿诞辰120周年之际,该纪念币的纪念意义之重大可见一斑。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对该纪念币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说明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12分)答案:[示例]论题:国画《愚公移山》体现了民族团结精神。(3分)论述: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之所以世代流传,是因为它表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困难,知难而进、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徐悲鸿画作《愚公移山》塑造了顶天立地、开山破土的壮年男子形象,描绘了男女老少齐心协力的场景,再现了这一故事的精神内涵。画作《愚公移山》创作于1940年,此时抗日战争处于极为艰难的时期。徐悲鸿借古喻今,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品格,表现了民众抗战的决心和毅力,传递了抗战一定胜利的信心,弘扬的正是“愚公移山”的民族精神。《愚公移山》弘扬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带来了持久的精神鼓舞。(9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民解放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刘邓、陈谢、陈栗三支大军挺进中原,摆成“品”字阵势,展开战略进攻。一般说来,反攻时机都选择在敌我力量发生根本转变,即攻防实力发生逆转时,且大都在敌人进攻之地,集结力量发动进攻,直接改变战场的攻防局势。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指出:“要塞(即城堡)可作为战术上的依托点。”其实,在一般情况下,城市也是战略上的依托,点,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都是如此。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是战争史上的一次创举,其中蕴含的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及其所体现的基本精神仍具有现实意义。摘编自田越英《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特,点浅论》材料二在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集中了31个旅共27万多人向苏皖解放区发起进攻,企图从西、南、北三面缩小包围圈,聚歼华中野战军于苏北根据地。连国民党军事当局也不得不承认,解放军“行动自如,情报灵活”;而国民党军队“则有盲目作战之感,常贻‘匪'以集中兵力,袭击我一点之机…各个击破,招致重大损失”。在国民党军队中,不仅存在着战略意图与战术要求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存在着中央军和“杂牌军”的矛盾,“首领”意图和下级情绪的矛盾。这一切使他们往往指挥不统一,缺乏协同作战的精神,因而严重地损害了军队的战斗力和作战方针、作战计划的实施。这些矛盾,造成国民党在战场上的连连失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党军队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最后被人民解放军消灭。军事上的失败,导致国民党政权失去了强有力的支柱,最终陷于崩溃。摘编自徐秀春《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和国民党失败的历史必然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民解放战争中战略进攻的特点和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事上失败的原因,以及由此得出的认识。(8分)答案:(I)特点:战略进攻时机选择不同寻常,解放军在数量和装备上并不占绝对优势;战略进攻矛头所指不是敌人重点进攻的陕北和山东,而是选择在这两个战场之外的中原地区;战略进攻的依托点,不是城市,而是山区。(4分)意义:转入外线作战,相对减轻了解放区的压力: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一南京、武汉;形成了战略反攻的态势。(4分)》(2)原因:军事战略战术的失策;军队内部派系复杂,矛盾重重:军事指挥不统一,缺乏协同作战的精神:人民解放军战略战术灵活。(6分)认识:国民党的反动性和腐败,决定了其军事上失败的必然性,而军事上的失败,又加速了国民党政权的崩渍。(2分)52【23新教材·DY·历史-R-中外历史纲要(上)-G 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