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生物[24·G3DY(新高考)·生物-SJB-必考-HUB]三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6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C错误;D、几丁质是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外骨骼中的一种多糖,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形成沉淀,可用于废水处理,D正确。故选D。15.C【解析】A、根据题千信息可知,14/21衡易位染色体是由14号和21号两条染色体融合成一条染色体,通过染色体易位和连接形成,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B、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观察14/21衡易位染色体,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故观察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正确C、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6中的3种染色体)分别是:①含有14、21号染色体的正常卵细胞、②含有14/21衡易位染色体的卵细胞、③含有14/21衡易位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的卵细胞、④含有14号染色体的卵细胞、⑤14/21衡易位染色体和14号染色体的卵细胞、⑥含有21号染色体的卵细胞,故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婚配,当女性携带者的①②两种类型的卵细胞与精子受精后,子女表现均正常,即生出表现正常子女的几率为1/3,C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14/21衡易位染色体是由14号和21号两条染色体融合成一条染色体,正常人是46条,故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D正确。故选C。16.A【解析】A、鱼洄游途经某地时,只是暂时经过,捕获以后进行标记不能再次捕获,所以不能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鱼洄游途经某地时的种群数量,A错误B、由于鱼类洄游的目的可划分为三大类,即生殖洄游、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则鱼类洄游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物理信息、行为信息和化学信息的作用,B正确:C、鱼类的行为,如鱼类洄游等现象,其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的作用,C正确;D、研究鱼类洄游规律,有利于制订鱼类繁殖保护条例,如可在鱼类繁殖期间停止捕鱼同时加大鱼类繁殖力,促进渔业生产,D正确。故选A。17.A【解析】A、人类活动还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使群落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A错误;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正确;C新物种的产生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空间,在人类参与下,自然环境越来越来差,生物失去了自然进化的环境和条件,C正确;D生物多样性指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在促进生态系统中基因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D正确。故选A。18.B【解析】①探究光合作用产生的O2的来源实验(H2180和C18O2)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35S和32P)都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①正确②鉴定待测样液中是否含有还原糖,需要用新配置的NaOH和CuSO4的混合液来进行相关实验,②正确;③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需先将酶与底物分别在不同温度下作保温处理,然后再将同种温度的酶和底物混合,进行实验,③错误;④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合适的浓度范围,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可以节省实验材料、简化实验过程,但是并不能减小实验误差,④错误。综上所述,有两项正确,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