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高考)·历史-R-必考-CQ]五试题正在持续更新,目前2025金太阳答案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大家查缺补漏,高效提升成绩。
·历史-R-必考-CQ]五试题)
大同市2023届高三学情调研测试历史答案及评分细则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8101112答案ABAC0B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DACAADDCCD答案解析:1、答案:A.材料表明黄帝时期语言种类丰富,后期逐渐减少,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书同文”即统一文字的现象出现,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由分裂在逐渐走向统一,语言种类的减少正是国家统一趋势出现的标志之一,故选A项;华夏认同强调的是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语言和文字只是文化的一部分,不能作为华夏认同观念发展的唯一依据和参照,排除B项;铁犁牛耕影响的是生产力水Y,和语言文字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贵族等级瓦解即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和材料中语言文字的发展没有联系,排除D项。2、答案:C.根据“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双耳所饰的云纹、青铜神树的夔龙纹等,都是当时中原青铜器常见的纹饰类型。”可得出四川地区的文明与中原地区的文明有一定的交流,体现在青铜器的风格上,因此反映出当时已出现跨区域文化交流,C项正确;标准化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对外交流,排除B项;当时经济中心没有南移,排除D项。故选C项。3、答案:B.通过阅读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过秦论》《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贾谊、司马迁指责“秦王贪鄙”“不亲士民”“废王道”等不同,《秦简》反映出秦在治理国家时,强调保护生态环境,规范家庭伦理等,说明历史真伪需进行史料的考辨,B项正确;“历史事实因年代久远无法定论”说法绝对,排除项A;历史解释带有强烈主观性色彩与《秦律》的相关规定不符,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考古材料比文献资料更能反映历史“全貌”,排除D项。故选B项。4、答案:B.据材料,汉初因政府“复弛商贾之律”致使富商大贾势力发展起来。而从汉武帝开始,“商人又受到沉重的打击”和“抑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